​​​​​​​网贷催收5大红线!爆通讯录恐吓全违法,第3条最易中招

——逾期别怕,这些行为法律明令禁止

一、暴力催收:从骚扰到犯罪,踩线必究!

依据《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网贷机构及第三方催收若采用以下手段,均属违法:

  1. 爆通讯录:未经本人允许,拨打亲友电话骚扰、施压(常见话术:“通知你家人欠钱不还”);
  2. 恐吓威胁:通过短信/微信发送侮辱性内容、P图、扬言上门暴力讨债;
  3. 高频骚扰:每日催收电话超3次,或早8点前、晚9点后骚扰;
  4. 公开侮辱:在社区、社交平台公开借款人隐私,诋毁名誉;
  5. 伪装执法:冒充公检法等国家机关人员施压。
    ▶ 法律后果:情节严重可构成寻衅滋事罪,面临刑事责任。

二、这些“擦边球”操作,照样违法!

1. 联系家人朋友?有条件限制!

  • 若未将家人设为紧急联系人,催收拨打其电话属违法;
  • 即便设为联系人,催收不得透露具体债务细节,仅能提醒转告借款人。

2. 上门催收?谨防两大陷阱!

  • 人数超标:催收人员超过2人;
  • 强闯民宅:未经允许进入住宅、滞留不走。
    ▶ 重点提示:合法上门需借款人同意,否则可报警驱离!

3. 天价违约金?超过这个数无效!

  • 逾期费用年化利率超36%的部分,法律不予支持;
  • 平台不得以“服务费”“管理费”等名义变相抬高成本。

三、遭遇违法催收,4步反击指南

1. 证据固化

  • 全程录音:通话开启录音功能,保存短信、微信记录;
  • 截图取证:记录催收员工号、来电时间、威胁内容,资料至少存2年。

2. 多渠道举报

  • 平台投诉:通过聚投诉、黑猫平台提交证据;
  • 行政举报: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12315热线举报;
  • 警方报案:若遭人身威胁、强闯住宅,立即拨打110。

3. 协商还款方案

  • 主动联系网贷平台,争取 分期还款延期偿还
  • 说明困难情况(如失业、疾病),提供证明材料增加成功率。

4. 法律兜底维权

  • 向法院主张 撤销高额利息(超过36%部分);
  • 若因暴力催收造成精神损害,可起诉索赔。

四、预防逾期恶化,3大自救策略

  1. 债务重组:向亲友短期周转,或出售闲置资产优先偿还高息网贷;
  2. 征信修复:逾期3天内及时还款,可联系银行/平台申请不上报征信;
  3. 避免以贷养贷:新平台借贷利率可能更高,加剧债务危机。

结语:认清法律边界,维权有底气!

网贷逾期≠丧失人格尊严!国家已明文禁止暴力催收,借款人需保留证据主动维权,同时以积极协商化解债务。记住:还钱是义务,但安全是权利,对违法行为坚决说“不”!

法律依据溯源
本文核心条款引自《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民事侵权责任法及互联网金融举报平台规则,更多案例详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