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群驰骋逾期金额超百亿?投资人血汗钱何去何从?最新进展全解析

近年来,P2P平台暴雷工作频发,冠群驰骋作为曾经的线下理财巨子,因过期金额庞大激发遍及关注。据公然数据表现,其线上平台冠e通借贷余额曾高达53.17亿元,而线下营业因资金链断裂导致超200亿元本息过期。本文将深度剖析冠群驰骋过期金额的组成、成因及追偿道路,为投资人供给参考。


一、冠群驰骋过期现状:线上线下片面暴雷

1. 线下营业:展期兑付成空谈

自2018年9月爆发资金链危急以来,冠群驰骋线下理财名目出现大范围过期。客服供认回款仅处理至2018年9月14日,且未签订展期协议的投资人需无期限等待。投资人爆料称,公司经过“展期协议”拖延兑付,但实践回款比例缺少30%。

2. 线上平台:借贷余额超53亿

停止2018年12月7日,冠e通累计回还金额达380亿元,借贷余额53.17亿元。固然线上未欺压展期,但告贷人恶意逃废债导致回款停止。2019年警方传递表现,超200亿元过期款项中,约60亿元为本金,其余为成本及复利。


二、过期金额组成:本金、成本与“隐形债权”

1. 本金与成本比例失衡

依据投资人供给的展期协议书,若签订协议可分5个月兑付,但本金仅回还60%,剩余40%转为债权转让。而2019年警方传递进一步揭穿,200亿元过期中本金占比缺少1/3,高额成本与复利加重了兑付压力。

2. 分支机构乱象推高危害

冠群驰骋曾在全国设立407家分公司,但超70%已注销或吊销。多地分公司因虚伪宣扬、逃税等被处分,累计罚款16.5万元。分支机构失控导致风控失效,进一步扩大过期范围。


三、过期成因:政策收紧与内部治理双重危急

1. 行业监管趋严

2016年国家明令避免线下理财,但冠群驰骋仍以“信息中介”名义开展资金池营业。2018年P2P会合暴雷后,监管部分对平台担当人采纳边控办法,公司活动性瞬间干枯。

2. 内部治理破绽

  • 虚伪宣扬:武昌分公司悬挂“十大诚信守业单元”牌匾吸收投资,后被工商部分认定为虚伪宣扬。
  • 员工违规:局部理财顾问引诱投资人签订展期协议,甚至预先失联。
  • 自融怀疑:天眼查数据表现,冠群驰骋联系关连企业频仍变更股权,实控人刘广东持股超80%,存在资金调用危害。

四、投资人若何追偿?三大道路剖析

1. 法令诉讼:起诉平台与告贷人

依据《条约法》,投资人可起诉冠群驰骋及过期告贷人。2019年天津警方已对冠群驰骋涉嫌欺骗存案侦察,同时公司被列为失期被履行人,履行标的最高达338万元。投资人可经过团体诉讼提高维权服从。

2. 债权转让:接受展期或折价变现

冠群驰骋曾供给两种兑付计划:

  • 分期支付:5个月内兑付60%本金,剩余转为债权;
  • 一次性支付:展期完毕后仅返还40%本金。
    局部投资人挑选折价转让债权,但需警觉二次欺骗危害。

3. 监管到场:征信上报与分离催收

2018年监管请求平台上报逃废债名单,冠群驰骋已向央行征信系统报送超千名“老赖”信息。投资人可配合平台经过法令、信誉双制裁追讨欠款。


五、未来展看:清退与转型并行

1. 清盘停顿

2022年冠群驰骋启动清退依次,但进度缓慢。投资人反应,线上冠e通与线下产物兑付规范纷歧,局部回还人至今未收就任何回款。

2. 合规转型

2023年公司宣称将分离第三方机构催收,并拟订兑付政策。但分支机构大幅缩减(仅剩缺少70家),转型效果存疑。


结语

冠群驰骋过期金额的爆发,既是行业监管缺失的缩影,也是企业内部失控的恶果。对于投资人而言,需理性评估展期计划,主动经过法令与监管渠道维权。倡议关注警方传递及兑付公告,实时跟进案件停顿。


危害提醒:文中数据根源于公然报道,实践过期金额请以法律审计结果为准。投资有危害,决定计划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