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张玮玮 通讯员 熊蝶 文/图1998年,全国第一个由地方政府颁布的规范法律援助的政府规章《深圳经济特区法律援助办法》在深圳诞生,深圳成为全国法律援助立法的排头兵。同年,盐田区成立,为深圳市辖6个行政区之一,自成立起它便用行动践行“效率优先”的深圳理念,迅速设立法律援助中心。20年来,盐田法援人用法治为辖区困难居民带来生活曙光,“你有难我必帮”是他们的口头禅,一面面鲜艳的锦旗是法援中心最醒目的“装饰品”。“纵观盐田法援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特色,映射出我区法律援助工作的前进之路。”盐田区法律援助处(简称“盐田法援”)主任吴超表示。
◊盐田法援办公区域照片2000-2007年 奠基架梁的初创阶段千禧之际,盐田区成立法律援助专门机构——盐田区法律援助中心,由区政法委和区司法局共同管理。除了机关工作人员,市司法局等上级部门还向该中心派驻了骨干律师协助盐田开展法援工作。“那时中心的办公地点在区信访大厅的一个角落,前前后后搬了四次‘家’,办公环境越来越好。”
◊盐田法援在路边接受群众法律咨询作为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援助的意义在于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使他们得以平等地站在法律面前,享受法律保护,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但在盐田区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之初,社会知晓度较低,服务范围也有限。“我们严格按照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和《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的案件范围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主要为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抚养费、赡养费等法律援助的公民提供帮助,与现在相比业务范围较窄。”盐田法援处方面介绍,那时辖区居民的法治意识还没有现在这么强,遇到困难常常不知如何求助。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一惠民服务,盐田法援挨家挨户展开宣传,一方面在线下印发宣传资料,附带纸巾沿路送给群众,紧抓“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将法律咨询送入社区、企业;另一方面通过线上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尤其是盐田区政府在线、在盐田等辖区平台。此外,与盐田广电合作拍摄的法援纪录片也广受居民关注。正是因为宣传效果良好,盐田法援被评为“2001-2005年深圳市盐田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基层单位”。
◊盐田法援与盐田广电合拍的纪录片2007-2018年 添砖加瓦的沉淀阶段2007年8月,盐田区首家律师事务所——广东泰和泰律师事务所揭牌。有了辖区自己的律师,盐田法援队伍也借此壮大,开始了以辖区律师为主、全市其他区域律师为辅的法律援助律师队伍。2009年《深圳市法律援助条例》颁布,放开了对援助案由和对象的限制,申请人只要符合经济困难条件,都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援助范围包括劳动争议、商事合同、婚姻家事、建筑工程等各类民事纠纷,以及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等。此条例的颁布犹如发动机,加快了盐田法援的前进速度,而业务范围的扩大也意味着需要更多专业法治人才服务辖区群众。辖区的援助律师一直以来都是盐田法援法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盐田区如今正在打造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主阵地,街道、社区、法院、仲裁院、看守所等各法律援助站点为桥梁的“10分钟法律援助服务圈”,任何一站都能看到援助律师的身影。
◊顾永祥律师在为辖区学生讲授法律知识曾荣获2019年度盐田区“文明达人”称号的顾永祥律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12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位于盐田的广东言朋律师事务所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经过2年的经验积累后,他于2014年拿到执业律师证,然后迅速加入到盐田区公益律师的行列,成为一名法律援助律师,兼任社区法律顾问。“从学生时代我便给自己定下目标想成为一名律师,以所学专业帮助有法律需求的弱势群体,因为案件不分大小,投身公益,我既能获得幸福感,也能让专业能力得到提升。”这句话总能得到辖区其他援助律师的共鸣。与此同时,盐田法援同样注重对援助律师的管理。成立律师库,将每名援助律师个人信息记录在册,定期对外公示;制定援助律师培训计划,每年开展一到两次法律援助业务培训,加强援助律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通过旁听庭审,受援人回访,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对卷宗进行抽查和整理归档,与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以及区劳动仲裁院等业务部门定期交流等方式,推进案件质量管理,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质量。
◊盐田法援档案2018年至今 勇于创新的腾飞阶段伴随着盐田区司法局机构改革,盐田法援搬入位于盐田区海景二路的精茂城,总体面积1830平方米,其中包括6楼的办公区、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以及2019年建成的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盐田法援从过去信访大厅的一角到如今广阔的专属办公场所,离不开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与区委政法委、区司法局20年如一日地支持。”盐田法援负责人表示。
◊盐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如今,盐田法援仍在不断探索构筑法律援助“盐田样板”。盐田区公共法律法律服务中心集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公证预约为一体,“窗口化”“一站式”服务群众,其中还包括全省首家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内设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盐田区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紧挨中心,免费对外开放,让辖区居民既能享受服务又能接受法治熏陶。据悉,过去一年“一中心、两基地”年均服务和接待群众达3万余人次。“可以说‘法律服务+法治宣教’新模式是领先于全省乃至全国的创新,我们希望能乘着深圳特区建设40周年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春风,将法治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值得一提的是,该教育基地已被评为深圳市“法治宣传教育星级基地(四星级)”和“盐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盐田区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盐田法援依托中英街及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为港人和港企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同时着力打造辖区法律拥军品牌,建立涉军“绿色通道”法律援助网络,采取“送法进军营”、送党课等活动形式持续推进法援拥军护军活动。
◊当事人为盐田法援送来锦旗疫情防控期间,盐田法援不打烊,为居民提供在线法律服务。在线下,盐田法援制定《企业应急公共法律服务指南》,开辟企业“绿色通道”,对辖区企业、商户复工复产所需公证、仲裁、调解服务需求优先受理、快速办理;开展农民工劳动合同普查,共计普查劳动合同3000余份、开展讲座10余次、提供有效法律意见建议1000余条,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推动辖区企业在法治轨道上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盐田法援所获部分荣誉二十载耕耘不辍,盐田法援人总在默默地“应援尽援”,做辖区居民的法律“贴心人”,帮助他们获得一份幸福感、满足感。保持着这份滚烫的初心,盐田法援人不断学习进取,深刻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将中央、省、市关于法律援助的政策精神落实到方方面面,在青山碧海间用坚实的步履迈向民主法治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