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上午,珠海市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大会,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陈英作珠海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编制立法规划,审议法规案4件,备案审查规章6件、规范性文件8件;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2项,开展执法检查4项,专题调研7项;组织代表开展各项活动766人次;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14人次;授予荣誉市民称号2项;审议了珠海市与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缔结友好关系的议案。
立法
物管条例出台前召开座谈会70余场
为有序推动珠海经济特区的立法工作,不断提升立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珠海人大及其常委会获市委批准《珠海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根据部署,珠海未来几年将重点加强经济领域立法,明确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规项目15项、条件成熟时提请审议的法规项目13项。
去年以来,珠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立法,审议通过《珠海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重点创设十项制度,规范了物业管理各方权利义务。制定该条例前,珠海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召开各类座谈会70余场,实地考察各类物业小区20多个;通过各种形式直接听取100多名市人大代表意见建议;通过报纸、网站广泛征求全社会意见等多种方式获取基层信息和相关建议。
据了解,该条例是珠海市人大常委会有立法权以来,市民关注度最高、立法难度最大、调研论证最深入、常委会审议次数最多的法规项目。新条例或于今年上半年颁布施行。
此外,为加强政府投资管理、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珠海人大常委会修改《珠海经济特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初次审议《珠海经济特区海域海岛保护和利用条例》,以立法保障海洋强市建设。
监督
看好“钱袋子”,实现财政预算全过程监督
在财政领域,珠海人大不断提高经济监督工作实效,推动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建设、管理等环节加强工作衔接,重点围绕重大交通、民生项目提出监督意见,有针对性地开展减税降费、产业扶持等政策落实的监督工作。同时,珠海人大还督促建立非建制区预算监督制度,将横琴、高新、高栏、万山等非建制区预算统一纳入市级人大监督体系;加强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实现省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等数据跟踪监督。
在民生保障领域,珠海人大通过监督各相关单位,加快推动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建设议案办理情况、市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项目进度;推动全市在加快养老床位建设、推进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市级养老机构选址等方面取得相应进展。
为了推进生态宜居之城建设,珠海人大开展《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珠海经济特区前山河流域管理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有力推动全市“河长制”落实、黑臭水体整治和堤防生态建设。同时,珠海人大还专项督办东西重大交通通道建设和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治理议案,推动解决一批重点难点问题。
在文化建设方面,珠海督促相关部门将唐家湾小镇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在促进司法公正方面,珠海人大开展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审判工作专题调研,提出要培育专业机构和队伍,加大侵权行为惩处力度,加强与横琴国家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的工作交流和对接。
计划
2018年拟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作为督查重点
新的一年,珠海人大拟开展海域海岛保护与利用、旅游、防汛防旱防风等方面的立法,并对消防、排水、服务业环境管理和防治船舶污染水域等条例进行修改。报告提出,2018年拟在财经、民生、城建环保、“三农”、司法等领域依法履行监督职权。其中,珠海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民生问题开展监督,将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作为监督工作重点。
与此同时,珠海人大还将持续开展对黑臭水体整治的监督,继续督办东西重大交通通道建设和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治理议案的办理,开展《珠海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开展关于珠海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养护标准情况的专题调研。
此外,珠海还将加强“三农”领域监督,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水利防灾减灾、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工作的专项报告,持续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情况视察,继续跟踪督办白蕉联围等“内涝”治理工程,开展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专题调研;加强司法领域监督,对《珠海市律师执业保障条例》开展执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