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干货报道:一桩蹊跷借贷纠纷,十几万的借条怎么写

近日,如皋法院受理了一起蹊跷的民间借贷纠纷案,原告拿着10多万的借条讨要欠款,而被告却在庭上不断叫屈,说是被威逼胁迫才写下的欠条,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那究竟谁说了谎话,实情又是什么?我们来看看法官是如何巧断案的。

庭审中,原告石某出示了两份借条作为证据,分别载明为10万元本金和2万多元利息,他说被告黄某向他借了10万元后,拖了5年都没还清。

不过,被告黄某的抗辩,却讲出了另一番故事。他说自己是销售农机产品的,当时因经营状况不佳,而家人又急需钱治病,的确就向原告借了钱,可只借了两万块,而且已经还了4万多。

虽然被告坚称自己已经还清债务,却没能提供转账记录或者借条、收条等任何相应的证据。而且更自相矛盾的是,据证实,近期他又偿还了原告1万元。

被告的做法有悖常理,又难以自圆其说,再综合多方面的证据,法庭最终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判定被告偿还两份借条所示的本金和利息。

法官也提醒,目前法院受理的类似案件不少,因为借贷行为隐秘性强,容易引起纠纷,因此,市民在借贷活动中一定要办相应的手续,注意证据的保留和收集,必要时,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