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点信息:台州市借贷纠纷律师,法院聚焦市场意识心得体会


  近年来,为破解“案多人少”矛盾,将“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的矛盾纠纷解决理念落到实处,台州法院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分层过滤解决机制,完善“政策+机制+平台”的诉前调解机制,健全矛盾纠纷精准分流机制,从而有效控制案件增幅,成功打造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升级版



2013年

台州法院新收各类案件107895件。

2017年

新收案件增加到222887件,收案数居全省第三位,5年间净增114992件。

2018年1至8月

台州法院新收案件138477件,同比增长0.59%,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25.65个百分点,辖区内9家基层法院中有8家案件增幅下降超16个百分点,下降最多的法院增幅下降约45个百分点。




“‘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不是把矛盾推出去,而是要打造更优更合理的解纷解决模式。在新型矛盾纠纷解决体系中,全市两级法院必须发挥好推动、引领、保障的职能作用”。7月17日,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王中毅在全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暨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现场推进会上说。

2017年以来,台州法院强化与行政机关、统战部门和行业特色调解组织的联系,打造海岛、家事、交通等专项调解室,邀请退休法官、律师、“两代表一委员”组建特邀调解员队伍,织密织细诉前调解网络,将大量的矛盾纠纷在诉前进行层层过滤。

与此同时,台州中院提出构建“1+N+X”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1”指法院调解,“N”指乡镇调解工作站,“X”指行业、协会等专门调解组织。为此,该院制定了《诉调衔接实施办法》《关于建立律师参与化解涉诉矛盾纠纷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一审民商事案件诉前调解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等系列文件,整合乡镇街道综治调解、行业专业调解以及特殊主体的特邀调解等调解组织资源,将大量琐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阶段。

☜ 温岭法院借力人大代表联络站调解一起案件

☞ 椒江法院邀请前所综治办调解一起生命权纠纷案件

台州9个基层法院均建立乡镇(街道)法院工作联络站,由分管综治工作的领导或乡镇综治办主任等担任联络员,根据辖区内纠纷实际情况进行就地调解或引导至法院诉调中心化解。今年以来,联络站已会同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或协助法院开展调解工作5000余次,化解纠纷4733件。



▲黄岩区矛盾纠纷综合化解中心



▲三门县人民法院在珠岙镇建立工作站



▲仙居法院下各法庭在朱溪镇建立“法庭工作室”

2018年1-8月份,台州全市法院诉前纠纷化解率23.30%,同比上升12.45个百分点。



近年来,由台州中院牵头,台州两级法院建立了“政策+机制+平台”的诉前调解机制。尤其是积极推动市委政法委将“万人成讼率”纳入县市区平安综治考核,细化考核办法,使其成为了撬动地方党委政府重视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把大量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和化解在诉前的一个支点。

认真落实已出台的《关于开展一审民商事案件诉前调解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家事纠纷、相邻关系、小额债务、消费者权益保护、交通事故、医疗损害、产品责任纠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等适宜调解的纠纷,在征求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其进行诉前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及时回流至法院立案。



目前,台州各县、市、区均已构建起包括法院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和律师调解等在内的多元调解体系。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底,台州全市法院诉前引导调解案件数56750件,调解成功数50317件;诉中委托调解案件数10782件,调解成功数10556件。调解成功总数达60873件,诉调衔接成效显著。



▲路桥法院“老娘舅”调解室


顺应互联网广泛应用,台州中院推动建立在线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对适宜诉前化解的案件,引导异地当事人在平台上进行线上调解。平台管理员根据纠纷类型将案件分流至在册调解组织或调解员。

▲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网页截图

截至8月底,平台已上线注册调解组织222个,调解人员1860人,登记各类纠纷3336件,调解成功1621件,调解成功率48.6%。




针对近年来民间借贷案件大幅增长的问题,台州中院于2018年4月出台了《关于建立“职业放贷人名录”的实施意见》, 在全国率先建立职业放贷人名录制度,对职业放贷人高利放贷行为进行精准打击。台州全市法院共甄别职业放贷人705人。由政法委牵头,联合公、检、司法等八个单位出台《关于建立协同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形成处置民间借贷案件的工作合力。今年6至8月,台州全市法院民间借贷案件收案数增幅从去年同期45.40%降至-39.85 %,各类新收案件增幅从去年同期35.94%降至-17.42 %。

7月2日,台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吴海平在《台州政法》 “我市法院系统联动严打职业放贷行为成效明显”一文上批示:台州法院系统严打职业放贷行为抓得准、抓得好,为巩固扩大成果,政法、金融管理等部门要联合行动,拿出系统性治理措施,力求做到提前防、规范管、依法打,不断规范民间借贷市场,有效降低该领域的案件数量。8月,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对台州探索职业放贷人名录制度的相关经验作了批示肯定。

对民间借贷案件的处置正是台州法院对矛盾纠纷进行精准分流和处置的一个突出案例。

为了健全矛盾纠纷精准分流机制,台州两级法院组建以员额法官为核心的审判团队,分为简案组和繁案组,对案件繁简分流。设在诉讼服务中心的简案组,配备专职调解法官和专职调解员,实行“调判衔接”,充分过滤简易案件。目前,台州两级法院共设25个简案组,通过调解、速裁双管齐下,消化了一半以上的一审民商事案件。

改革再出发


▲图为2018年第三季度台州法院院长例会会场



▲图为与会人员参观黄岩区矛盾纠纷综合化解中心

9月20日,台州全市法院院长例会在台州市黄岩区召开。会议专门部署了下阶段在台州全市法院推进构建“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新型纠纷解决模式的工作。会上,台州中院还下发了台州市委政法委与该院联合出台的《关于建立“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纠纷解决模式的指导意见》。

●关于“为什么要做”?

会议指出,全面推进这项机制建设,是贯彻落实第二十六次全省法院工作会议精神的需要,是落实台州市委构建“1+4+N”和合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体系的需要,也是实现台州全市法院工作会议目标任务的需要,台州全市法院要进一步提高对该项工作重要性认识。

●关于“怎么做”?

会议强调:

一要构建市县乡三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框架。

在市级层面,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为核心,在法院设立诉调对接中心,形成机制融合、数据聚合运转模式。

在县级层面,在机制融合基础上逐步建立实体化调解中心。既可学“普陀模式”,将前置调解相关调解资源引入设在法院的诉调对接中心,也可学“黄岩做法”,将法院行政及民商事案件立案、调解、速裁工作人员派驻实体化调解中心,形成“机制+部分实体化”运转模式。在乡级层面,要学“龙山经验”,依托综治中心,将调解纳入对村综治考核,形成“机制+实体化”运转模式。

二要强化诉调对接举措,建立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完善“政策+机制+平台”诉前调解机制,加大矛盾纠纷精准分流力度。要健全诉调对接机制,完善受理引导、分流调处、评估回流、司法确认四项机制,坚持线下引导与线上分流相结合,强化立案与诉前调解衔接,有效保障当事人诉权。

三要强化工作保障。要积极推动当地党委政府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推动成立社会矛盾预防化解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要加大对人民调解、特邀调解、律师调解等经费投入,推动地方党委将多元化解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与当地政法委联合制定考核机制,将该项工作纳入平安综治考核,同时建立季度排名通报制度,对工作推进不力地区开展约谈、挂牌督办,推动责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