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资深头条:虎门企业借贷纠纷类型,法官断案是根据个人判断吗

走进东莞第二人民法院虎门法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型的公示牌,法庭所有法官的姓名、年龄、照片、从业经历、业务方向等信息,在公示牌上一目了然。法庭好比在乡村设点的专家门诊,法官如同坐堂的中医,市民有什么麻烦事,可以像病人选医生一样,直接点名自己“信得过”的法官来调解或断案。(3月1日《南方日报》)

亮出法官的信息,让市民像选医生一样。直接点名自己“信得过”的法官来调解或断案,如此做法很新鲜,然而,这么做,则不仅有利于市民对法律的信任,更是减轻法官的负担,从深层次而言,这也是留住法官的重要举措,值得点赞。

近来,基层法官辞职较多。“初则喜正义之伸张,乐法律得施行,不屑媚俗,安于清贫。久矣疲命于杂务,掣肘各情形,荒于教子,未尽孝心……”2月23日,一则湖南某法官辞职信在微信朋友圈悄然走红,网友盛赞辞职信文采飞扬,感叹辞职甚为可惜。2014年上海流失的86名法官中,有17个审判长,43人拥有硕士以上学历,63人是年富力强的70后中青年法官。2014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慕平介绍说,近五年,北京法院系统500多人辞职调动离开法院,近年流失人员数量还有增加趋势。离开的法官大部分经验较丰富,能力较强。法官辞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作太累,要断的案太多,令法官疲于奔命。

如何减轻法官的负担?显然,培养“专科医生式”法官断专业案件是相当可行的。据了解,该法庭将法官的业务分类划分得很细,审理的专业范畴包括买卖合同、劳动争议、租赁合同、民间借贷等10多种类型。“术业有专攻”。医生有自己的专攻领域,法官也应该是,比如有的善于处理劳动合同纠纷,有的处理婚姻财产类纠纷得心应手,让大家人尽其才、人尽其用。让专业的法官审专业的案子,提高的不仅是效率,还有审判质量。的确,法官不需要什么案件都能办,就像医生一样,不需要什么样的病都能治,法官只要精通某一领域就行了。“减负”措施让审判效率大为提升,2015年全年,虎门法庭共结案件4543宗,同比增长21.96%,法官人均结案数419宗,同比增长28.92%。

法官还是这些法官,不仅处理的案件增多,而且质量增加,更重要的是法官不再觉得累。法官不累了,也就更能够留住法官了。“专科医生式”法官断专业案件是减负增效之举,各地法院该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