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晓宇,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洪山人民法庭法官,2013年以来,连续6年在全省、全市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获奖,多次被市法院通报表扬,获鼓楼法院优秀书记员、调研先进个人等荣誉。
厚栋任重 倍加忠诚
2012年研究生毕业的方晓宇,怀着捍卫公平正义的理想来到鼓楼法院,在洪山人民法庭先后担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2020年光荣加入员额法官队伍,自此,夜晚和节假日阅卷、草拟庭审提纲、审理报告和法律文书成了家常便饭。
作为基层法院的一名法官,方晓宇一直奉行“草野观念”,他说“法官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仲裁者,而是一名俯身低头的聆听者”。他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审判权,踏踏实实为民办案,扎扎实实为民办事。遇到未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当事人提出的疑问,方晓宇不厌其烦地予以解答,积极引导当事人完善提交诉讼材料;对于外地当事人,提出到庭存在不便的,尽量采取线上庭审,或安排便于当事人往返的开庭时间;对于判决结果存在疑问的当事人,方晓宇耐心做好释法说理工作,使其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在审判活动中,他讲求办案策略和方法,既审结案件又妥善化解矛盾,针对民事案件特点,充分了解当事人的诉求和矛盾,不简单一审了之,而是立足于案件实际,以双方当事人均可接受的方案,以特有的细心和耐心化解纠纷。今年以来,方晓宇经办的案件达成调解或双方自行和解撤诉51件。
他成功调解一起因小区公共管道维修产生的漏水纠纷,化解了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历时长久的激烈矛盾。因福州连日暴雨,导致顶楼业主楼顶下水管道堵塞,物业公司雇请工人疏通时水管破裂漏水,大水淹至原告家中致损,业主要求物业公司赔偿损失6万元。物业公司认为业主擅自拆除连接阳台的墙体,存在过错,双方应按照比例承担责任。审理过程中,双方对于原告的损失存在巨大争议,被告认为应在维修后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主张,原告要求对其损失进行评估。方晓宇法官仔细询问后了解到,原告并未居住在该房屋,也无意彻底翻修,即告知原告如进行评估,难免对房屋现状造成破坏,希望双方能够调解。经过多次疏之导之、以理化情,最终双方商定了赔偿方案。
一滴水里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小案足以体现新时代法官崇高的为民情怀。司法为民不光在口头上,方晓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人民、对法律的忠诚。
厚重笃诚 倍加务实
与同龄人相比,方晓宇多了一份谨慎、一份坦然,这是与法院工作分不开的。2020年以来,他受理各类民事案件313件,审结269件,调解撤诉69件,结案率达85.94%。这份耀眼的成绩单源自于他精湛的业务素质、娴熟的办案经验和技巧,使一个个矛盾依法得到圆满化解。
面对民商事案件情况复杂、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及案件量激增等种种困难,方晓宇通过研究大量审判实例,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在总结归纳各类案由争议焦点的基础上,制作民事案件判决模板,大大提高了庭审效率和庭审质量,充分调动法官助理、书记员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高效解决审判过程中的问题。
厚予约取 倍加自律
方晓宇克服与爱人任晗婧同为法官难以照顾孩子的难题,约定周末及节假日轮流加班,父母既是法官夫妻最坚实的后盾,也为他们巧妙地处理了各种人情世故,这一家子“人间清醒”被评为 2020年度鼓楼区最美家庭。
方晓宇长期担任支部委员,带头参加各项党员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主动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春节期间即前往华大街道思儿亭社区驻点值守,14天的坚守,诠释了一名人民法官的责任和担当。
方晓宇多次“送法进社区”,积极为居民答疑解惑,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将法律知识与家庭小故事相结合,引导大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收到社区居民热烈反响。
厚积薄发 倍加努力
方晓宇办公室里到处都是书籍,他坚持在工作之余和节假日自觉学习新的法律知识,充分发挥自身知识结构较新的优势,多办案、办好案,不断提高驾驭整体工作的能力。
法官判案是容易的,但一判了之有时没法破解难题,需要法官更多审视,需要引导社会大众对后续影响进行考量。因此,优秀的法官不仅要善于办案,更要善于总结和感悟。方晓宇时刻牢记审判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群众解决问题,将审判实务、司法创新和审判经验升华到理论的高度,将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感悟和对理论热点的研究形成文字,先后在网站和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文章,其中《论执行异议程序对财产保全中案外人的救济——以不动产一般买受人为例》获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优秀论文。
2021年4月,省法院制作“法律适用与司法实务”系列闽法微课,方晓宇作为资深法官录播了第一期节目,对民法典实施后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变化进行解读,促进适法统一,加强法治宣传。
他对办案求知若渴,对调研乐此不疲,对法条及其背后的理论精神痴迷,正是因为对法律事业由衷的热爱、永葆为民初心,历经时光淘洗,他不断磨砺出担当的底气、锤炼出深厚的能力,知重负重,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