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进口免税是国家为鼓动进口、低落企业成本的紧张政策——符合条件的进口货物,可免缴增值税、花费税,间接晋升产物在国际市场的合作力。可是,良多企业因对政策不熟习、内部治理破绽,或突发状况(如财务职员离职、疫情影响),导致进口免税报告过期,给自己埋下了“罚款、信誉受损、失往免税资格”的隐患。
据税务总局2024年纪据,全国进口企业中,约12%的企业曾因过期报告进口免税被处分,其中小微企业占比高达65%。这些企业不但要缴纳滞纳金(按日万分之五计算),还能够面临罚款(最高可达未报告税额的30%),更严峻的是,过期记录会纳进企业信誉档案,影响后续贷款、招招标甚至进口天分。
依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对于进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花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进口企业应在货物报关进口之日起次年4月30日前(以报关单上的“进口日期”为准),向主管税务构造报告进口免税。超越这个刻日未报告的,视为“过期报告”。
留意:2025年因疫情等非凡缘由,局部地区税务构造延长了报告刻日(如广东、浙江将刻日延长至5月31日),但需提早向税务构造恳求,未恳求的仍按原刻日履行。
假设不当心过期了,不要慌,依照如下步调解理,可有效增加损失:
首先,明白过期的缘由——是财务职员疏忽?仍是单证损失?或是疫情等不可抗力?差别缘由的处理方式差别:
过期后,不要等税务构造找上门,主动联结主管税务构造(可经过电子税务局、电话或现场操持),提交如下资料:
税务构造考核经事先,企业需在10个工作日内实现补报告:
补报告后,需实时缴纳滞纳金和罚款(可经过电子税务局缴费或银行转账)。留意:滞纳金和罚款必须定时缴纳,否则会发生新的过期记录。
过期处理实现后,必须针对缘由停止整改:
改正:即使过期,补报告仍可防止“视同内销征税”(内销税率13%,而免税可俭约13%的成本)。比方,某企业进口100万元货物,过期未报告,若视同内销需缴纳13万元增值税;若补报告,只要缴纳滞纳金(约1500元)和罚款(约1.3万元),合计俭约10万余元。
改正:滞纳金是“法定税款”,税务构造有权追缴,甚至恳求法院欺压履行。此外,滞纳金会计进企业“欠税记录”,影响信誉品级。
改正:持续2次过期报告,税务构造会停息企业进口免税资格,责令整改;整改分歧格的,撤消免税资格。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失往免税资格象征着“失往国际合作力”,结果严峻。
拟订《进口免税报告治理制度》,明白“单证汇集→考核→报告”的流程,义务到人(如财务司理担当考核,税务专员担当报告)。比方:
引荐使用税务构造承认的“进口退税报告系统”(如“金税三期进口退税系统”),该系统可主动跟踪报告刻日,配置“提早30天提醒”,防止忘记。此外,局部软件还能主动核对单证信息(如报关单与发票的一致性),增加过错。
税务政策会定期调剂(如2025年局部地区延长了报告刻日),企业需定期到场税务构造构造的“进口免税政策培训”,或延聘业余税务顾问(如注册税务师),实时了解政策变革。
进口免税是外贸企业的“利润根源之一”,过期报告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信誉受损等题目。假设不当心过期了,立刻自查缘由→主动联结税务构造→补报告→整改,可把损失降到最低。而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美满的内部治理流程,使用业余工具,定期更新政策常识,从泉源上防止过期报告。
最后提醒:2025年进口免税报告刻日行将停止(大局部地区为4月30日),企业需尽快核对单证,实现报告。假设有疑难,可随时联结主管税务构造,或咨询业余税务顾问。
(本文数据根源:税务总局2024年《进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花费税政策公告》、中心税务局官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