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融网逾期事件全复盘:12.5亿待偿背后的兑付挣扎与投资人抉择

2018年的炎天,对于有融网的163万投资人来说,必定是个难捱的季节。这家建立4年、累计交易134亿的杭州P2P平台,突然陷进“回款耽误”的漩涡——7月20日起,局部标的无法定时到账;23日,大量投资人聚集在平台办公园地,请求给出说法;26日,有融网正式公布《懦夫断腕凤凰涅盘》公告,供认“局部告贷人恶意过期”,并推出三项兑付计划。这场涉及12.5亿待偿余额的过期工作,不但让投资人的钱袋子悬了起来,也成为昔时P2P行业“雷潮”中的典范案例。

一、过期爆发:从“回款耽误”到“投资人围堵”

有融网的过期并非突然来临。早在2018年6月,平台上线上饶银行资金存管系统后,就屡次出现“回款到账慢”的题目。6月27日(存管上线次日),有融网公告称“因回款量上将耽误处理”;7月12日,又因“央行大额交易系统周末***”导致局部标的延期。但真正的危急,始于7月20日:当天,有投资人发明自己的到期标的未收到回款,联结客服得到“正在处理”的答复,却迟迟没有下文。

随着未回款标的增加,投资人的焦急心情疾速伸张。7月23日,数十名投资人聚集在有融网位于杭州西湖区的办公室,有人举着“还我血汗钱”的口号,有人请求平台高管出面签字表明。现场工作职员表示“正在和谐资金”,但无法给出具体回款时间。直到当晚9点,平台才兑付了7月20日的标的,但2一、22日的标的仍未到账,投资人的不满进一步升级。

二、平台回应:三项兑付计划的“至心”与争议

面临愈演愈烈的危急,有融网于7月26日推出三项兑付计划,试图稳定投资夷易近心情:

1. 展期计划:给平台“两个月缓冲期”

针对2018年7月21日至8月31日到期的未结清标的,平台将主动展期2个月(到期时间延至9月20日至10月30日)。展期期间,平台将按月支付“资金占用抵偿”(年化12%),并答应“9月1日起刚性兑付未展期标的,9月21日起兑付展期标的本金”。这一计划的中间,是给平台时间处理资产,调换投资人的耐心。

2. 债转区计划:让投资人“自行变现”

平台凋谢“债转区”,答应上述到期标的的投资人自行议价转让债权。受让方购置的债权,将在9月21日至10月30日期间“刚性全额兑付本息”。这一计划针对那些急于变现的投资人,但“自行议价”象征着债权能够折价出售,投资人需承当损失。

3. 债转股计划:用“优良资产”换股权

平台推出“汇兴4S店债转股试点”:将位于杭州拱墅区的汇兴4S店(修建面积6000㎡,估值3500万)装进资产治理公司,投资人可将过期债权转换为该公司股权,享受年化14.28%的租金分成及未来拆迁抵偿。平台还答应,若年租金低于500万或拆迁抵偿低于3000万,将补足差额。这一计划被觉得是“最有至心”的选项,但也激发质疑——“团体地皮上的自建衡宇,拆迁抵偿能否到位?”“股权变现周期过长,投资人能等吗?”

三、资产核对:30亿“可处理资产”能否掩饰笼罩12.5亿待偿?

有融网之以是敢推出这些计划,底气来自董事长吴建在7月24日致信中提到的“14项可处理资产”。信中表现,平台可处理资产包含:

  • 杭州天邑国际大厦49%统统权(市值5.6亿);
  • 胡桥商贸城49%股权(估值2.9亿);
  • 盘锦南方红木城3-4层商展(估值3.47亿);
  • 以及其余11项房产、股权资产,合计估值约30.16亿。

吴建夸大,这些资产“完整能够掩饰笼罩12.5亿待偿余额”,并答应“将快速变现资产,保证投资人本金及收益”。但投资人对这些资产的实在性和变现本领仍有疑难:

  • 天邑国际大厦的49%统统权能否有法令瓜葛?
  • 胡桥商贸城的股权能否顺遂转让?
  • 盘锦南方红木城的商展位于三线都会,变现周期会不会很长?

有投资人表示:“咱们需要的是真金白银的回款,而不是一堆‘纸上的资产’。”

四、后续停顿:预存案争议与存管银行的“不给力”

过期工作爆发后,有融网的“首批经过网贷预存案验收”的说法也激发争议。7月13日,有融网官网转发文章称“西湖区经过了包含有融网在内的15家平台预验收”,但亚洲财经查问发明,该文原题目为《央行安排新一轮专项整治P2P有看减速行业洗牌》,并未明白提到“有融网首批经过预存案”。这一“虚伪宣扬”怀疑,进一步加重了投资人的不信赖。

此外,存管银行上饶银行的“不给力”也成为***核心。自6月上线存管系统以来,上饶银行屡次出现“系统缺点”“资金表现非常”等题目,导致有融网回款耽误。有投资人质疑:“存管银行是不是该当为回款耽误担当?”但依据《收集借贷资金存管营业指引》,存管银行仅担当资金保存,不承当平台的兑付义务,这让投资人的不满无处发泄。

五、结语:P2P行业的“经验与深思”

有融网的过期工作,实质上是P2P行业“重流量、微风控”的缩影。平台为了扩大范围,忽视了告贷人的信誉考核,导致“恶意过期”增加;当危急爆发时,固然推出了兑付计划,但“资产透明度缺少”“相同不实时”等题目,仍让投资人对平台失往定夺。

从有融网的案例中,咱们能看到:

  • 风控是平台的性命线:没有严厉的告贷人考核,再大的范围也经不起“过期”的打击;
  • 资产透明度是信赖的基础:投资人需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资产,而不是“纸上的估值”;
  • 相同是化抒难机的关键:当题目出现时,平台应实时向投资人说明状况,而不是“拖延”或“坦白”。

往常,P2P行业已成为“过往时”,但有融网的过期工作,仍值得咱们深思:金融立异的边境在那里?投资人的权柄若何保证?这些题目,大概需责备部行业用更长的时间往返答。

(注:本文数据根源于有融网2018年7月公告、董事长吴建致信及亚洲财经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