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支付货款必须付利息?一文讲清计算规则和法律依据

在商业交易中,货款逾期支付的情况屡见不鲜。许多企业主或个体经营者常陷入疑惑:**对方拖欠货款能主张利息吗?利息又该如何计算?**本文结合法律规定和实务经验,系统梳理逾期支付货款的利息规则,帮助读者全面掌握应对策略。


一、逾期支付货款的利息主张有明确法律支持

根据《民法典》第612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8条,买方逾期付款必须承担利息损失。这意味着无论合同是否明确约定,卖方均可依法主张利息补偿。

法律依据的两种情形:

  1. 合同有约定:优先按双方约定的利率和方式计算。例如约定“逾期每日按未付金额0.05%计息”有效。
  2. 合同无约定: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1.3-1.5倍计算。例如当前1年期LPR为3.45%,则逾期利率约4.49%-5.18%。

二、利息计算方式分两种场景处理

场景1:合同中明确约定利息条款

  • 效力范围:约定利率不得超过LPR的4倍(约13.8%),否则超出部分无效。
  • 计算示例:某公司拖欠货款50万元,合同约定月息1.5%(年化18%),逾期60天。利息=50万×18%÷365×60≈14,794元。

场景2:合同未约定利息条款

  • 法定计算规则:按LPR的1.5倍计算,同时可主张违约金(总额不超过实际损失30%)。
  • 计算示例:拖欠100万元,逾期90天,LPR为3.45%。利息=100万×3.45%×1.5÷365×90≈12,815元。

三、利息起算时间的关键节点

  1. 合同约定付款日:从应付款次日起算。例如约定“货到7日内付款”,第8日开始计息。
  2. 无明确付款时间:自催告后合理宽限期届满次日计算。建议催收时书面注明“限期X日内支付”。
  3. 分期付款逾期:仅对未付部分计息。如分3期支付100万,第2期逾期,则仅对第2期33.3万计息。

四、典型案例解析:利息主张如何落地?

案例背景:A公司向B公司采购设备,合同总价80万元,约定“验收后30日内付清”。B公司交货并完成验收,但A公司拖延4个月未付款。

法院判决要点

  1. 逾期利息起算日为验收后第31日;
  2. 因合同未约定利息,按LPR(3.45%)1.5倍计算;
  3. 逾期120天,利息=80万×5.18%÷365×120≈13,632元;
  4. 支持B公司主张的利息及诉讼费用。

启示:即使合同未明确利息条款,卖方仍可通过法律途径获得补偿,但需保留交货凭证、催款记录等证据。


五、企业应对逾期付款的3个实操建议

  1. 签订合同时明确逾期条款

    • 建议约定:“逾期付款按日万分之五计息,同时承担违约金(不超过欠款20%)”。
    • 注明付款节点(如“提单签发后10个工作日内”),避免时间争议。
  2. 逾期后三步催收法

    • 第一步:逾期3日内发送《付款提醒函》;
    • 第二步:逾期15日发出《律师函》并计算利息明细;
    • 第三步:逾期30日启动诉讼,申请财产保全。
  3. 证据留存要点

    • 保存送货单、验收报告、对账单等履约凭证;
    • 书面催款记录(邮件、短信需截图公证);
    • 对方承认欠款的录音或书面材料。

结语

逾期支付货款的利息主张既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也是维护交易公平的重要手段。企业经营者需在合同签订、履约跟踪、纠纷处理各环节建立规范流程,必要时借助法律手段止损。通过本文的分析可见,合法、合理地计算利息不仅能弥补损失,更能有效遏制恶意拖欠行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