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遭遇短信轰炸、凌晨骚扰电话、伪造律师函或上门威胁等行为时,需明确这是《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明令禁止的恶意催收手段。根据和的案例显示,部分机构会采取"爆通讯录"、"伪造法律文书"等施压方式,甚至存在冒充公检法要求转账的诈骗风险。
重点保留三类证据:
要求对方提供:
通过官方客服(95188)提交材料:
① 向平台书面投诉(邮寄挂号信留存凭证)
② 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提交举报
③ 拨打12378银保监投诉热线(处理时效7-15个工作日)
④ 涉及人身威胁立即报警(留存报案回执)
① 向用人单位出具《情况说明函》
② 群发声明短信(模板参考案例)
③ 通过公证处固定证据链
根据最高法民间借贷司法解释:
准备材料:

特别提醒:根据司法实践,正规机构极少采用上门催收。如遇暴力催收,保存证据后可直接向住所地法院提起"人格权纠纷"诉讼,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掌握这些方法,80%的违规催收会在首次投诉后终止。
(本文引证案例来源:深圳房地产信息网、华律网等权威平台,具体操作请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