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借款逾期短信?90%是诈骗!一文教你识别与应对

近年来,"告贷过期短信"欺骗案件频发,受益者轻则损失钱财,重则团体信息被盗。据统计,2024年全国公安构造接报的此类欺骗案件中,超60%的受益者最初都因收到"告贷过期"短信而陷进圈套。本文将从欺骗特色、识别方法、应答计谋三方面,手把手教你拆解圈套,保护财产平安。


一、为甚么会收到告贷过期短信?

1. 信息守旧成最大诱因

欺骗份子经过正当渠道获得苍生团体信息(如身份证号、手机号、借贷记录),假造"过期短信"实施精准欺骗。比方,某用户未在拍拍贷告贷,却收到含实在姓名、身份证号的催收短信,经查实系信息守旧所致。

2. 前任机主遗留隐患

手机号码更换仆人后,原机主若存在未结清贷款,新机主能够继续收到催收短信。这种短信虽实在,但债权与现任机主无关,无需理会。

3. 欺骗团伙批量群发

不法份子应用改号软件假造银行民间号码,群发含劫持性语言的短信(如"已起诉""解冻账户"),制作焦虑引诱转账。


二、若何辨别真伪短信?

1. 核对关键信息

  • 团体信息:正规机构短信仅含姓名、告贷平台称呼,尽不会守旧身份证号、银行卡号。
  • 催收方式:正当催收经过民间APP、客服电话停止,不会请求点击链接或转账至公众账户。

2. 考证渠道

  • 民间渠道查问:登录贷款平台APP或致电民间客服(如银行955开头等码)核实告贷记录。
  • 征信陈述:经过中国人夷易近银行征信中间查问,确认能否存在未知贷款。

3. 技能特色识别

  • 链接圈套:欺骗短信常附带钓鱼链接,引诱填写考证码、密码。正规机构不会索要此类信息。
  • 语言特色:欺骗短信多用"立刻还款""否则起诉"等恐吓性辞汇,正当催收更重视依次合规。

三、遭受欺骗短信若何应答?

1. 立刻中断操纵

  • 不点击链接、不回拨生疏号码、不泄漏考证码。
  • 若误操纵,立刻解冻银行卡并报警。

2. 保存证据报警

  • 经过微信"搜一搜-反诈中间"小依次揭发。
  • 保存短信截图、通话录音等证据,向外地公安构造报案。

3. 主动修复影响

  • 若信息守旧,立刻改正密码并恳求征信异议。
  • 被冒名贷款的,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消征信记录。

四、法令视角下的危害警示

依据《刑法》第266条,欺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处3年如下有期徒刑;应用收集妙技假造信息实施欺骗的,从重处分。最高人夷易近法院明白,未经法院正式存案的"起诉短信"均为欺骗。遭受劫持时,可征引《夷易近法典》第675条主意正当权柄。


结语

面临"告贷过期"短信,保持冷静是关键。记着"三禁尽绳":不轻信、不转账、不泄漏。当不断定时,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咨询。保护财产平安,从看破第一通欺骗短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