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包装物押金、过期交税、增值税、花费税
企业收取包装物押金时,并非统统状况都会触发缴税义务。需重点关注如下两类景象:
1. 增值税缴纳范畴
2. 花费税缴纳范畴
步调1:判定能否含税
包装物押金均为含税收进,需先换算为不含税价。
公式:不含税收进 = 押金金额 ÷ (1 + 货物适用税率)
步调2:计算增值税
以不含税收进为基数,按货物增值税率(如13%、9%)计算。
案例:某企业过期未退化妆品包装物押金1130元,增值税率13%。
不含税收进 = 1130 ÷ 1.13 = 1000元 → 增值税 = 1000 × 13% = 130元。
步调3:计算花费税(如适用)
仅针对应税花费品(如化装品、白酒),按不含税收进 × 花费税率。
案例:上述化装品花费税率15% → 花费税 = 1000 × 15% = 150元。
1. 条约与台账治理
2. 税务报告要点
3. 危害规避计谋
Q1:押金过期后,会计若何进账?
plaintext复制借:其余对付款 1130
贷:停业外收进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0
``` ```
若涉及花费税,需同时计提并计进“税金及附加”()[10]()。
Q2:押金与包装物租金的税务差异?
Q3:加收的押金若何计税?
若已随货销售包装物,额外加收的押金过期后需全额计税。比方:销售白酒时加收押金2260元,过期后需缴纳增值税260元(2260÷1.13×13%)。
案例布景:某酒厂销售白酒收取包装物押金2260元,过期未退还。
处理流程:
论断:白酒押金在收取时即实现税负,过期后无需额外报告。
总结:企业需依据货物范例、押金性子(平凡/加收)及过期时点,精准判定征税义务。倡议定期核对押金台账,分离条约条款优化税务成本。更多政策细节可参考财政部及税务总局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