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雾、黄雾是三彩的重要组成色彩。翡翠有红、黄、黑、白四种颜色的雾。但只有漂亮的红、黄雾才有价值,也只有红雾、黄雾才被列入三彩的重要组成,或将其称为雾彩。红彩与黄彩虽然也是翡翠中的一种颜色,但它与绿、紫色在成因上却有本质的区别:绿色、紫色属于翡翠的内生色,是硬玉矿物本身的颜色,叫做自色;而雾的颜色是外生色,是混入硬玉晶隙中的次生矿物的颜色,因而叫做它色,两者不能相提并论。这就是为何要将红、黄雾称为彩,而不能叫做色,也不能叫做翡的缘故。
2、红、黄雾在翡翠玉料中比较常见,但漂亮、好看的并不多。像水酒黄雾、蜂蜜雾、鲜红雾那样好看的雾就比较少见,而冰黄、冰红的红雾则就少之又少。尤其是漂亮的红、黄雾能够与绿色共生而构成漂亮三彩的,则更是十分稀少。这就注定了好的三彩翡翠必然是一种稀罕之物。
3、雾出现在皮壳与玉肉之间,由于受其生成条件的控制,雾的窄宽、厚薄及其色彩的深浅、浓淡变化很大。一件好的红、黄雾玉料不仅雾的色彩要亮丽,而且无的宽厚度也要适中,这样才有利于取材加工。
1、看颜色。颜色是翡翠质量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颜色的要求是纯正、浓艳、均匀、协调。高档翡翠应具有纯正的绿色,略带黄色色调的绿色及灰色、褐色、棕色、黑色等色调均被认为是杂色调,杂色越浓,翡翠颜色质量越好。高档翡翠要求颜色浓艳,即要求颜色饱和,亮度适中搭配,颜色过浅,明亮但不艳丽。颜色过浓,翡翠透明度降低,会有黏重感。天然翡翠的颜色多呈丝状、片状分布,很难达到均匀。如果手串的颜色达到通绿,即被视为高档品。
2、看质地。质地又称粗细,是指翡翠晶体结构粗糙和细腻的程度。极细的晶体结构是高档翡翠手串的必备条件,具有这种结构的翡翠油润、细腻、无颗粒感;反之,则颗粒粗大,结构松散。
3、看透明度。俗称“水头”,可以分为透明,较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等不同程度。翡翠手串的透明度越高,价值越高。如果翡翠手串既有艳丽的颜色,又有一定透明度,即为上乘。
4、看雕工。雕工即雕刻的工艺水平高低。一般而言,翡翠手串的价格不受年代的影响,这一点与软玉有所不同。但是,清朝雕刻的翡翠,要比新翡翠更具有价值。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清代的雕工极佳。
1、三彩翡翠手链指翡翠上有三种颜色,最好三色是红、绿、紫,便是民间称为福禄寿的著名品种,它代表了“长寿、升官、发财”的吉兆。
2、翡翠的色泽异常丰富,可以分为七色:黄、白、绿、红、紫、黑、蓝,这些颜色可以同时在一块翡翠上显现。同时拥有三种不同色泽的翡翠则被行业里叫作:“三彩翡翠”。佩戴者将翡翠的红翡、绿、紫、黄翡、白五色的寓为福、禄、寿、喜、财。
3、拥有这当中三种色泽的就被叫作三彩翡翠。正常来讲翡翠上每多显现一个色块,随即升价百倍。但是这类彩色翡翠之中,一般为有翡无翠,或有翠无翡。要是同时显现“翡”、“翠”两色,已属非常难得,要是再加上紫或白色,更是异常罕见。即便在大清时期上贡的缅甸翡翠中,能在一块玉中同时有三色的,也是少之又少,任何三色在一起的翡翠即为三彩翡翠。
4、三彩翡翠手链跟随着文化的跃迁,红、黄、绿三色的组合与黄、绿、紫三色的组合也被接纳为福禄寿翡翠的色泽范畴,这这当中以红、绿、紫三色组合的福禄寿翡翠为最佳。三彩翡翠因为色泽大量,具备高的可塑性。用三彩翡翠作为原料进行创作的话,在构思、构图、塑造和抛光等方面都是要求十分考究的。三彩翡翠一系列的创作活动都要求有大量的玉雕经验,结合深厚的翡翠玉石文化内涵,才可以创作出不朽的玉雕产品。